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这是习近平和亚投行首任行长金立群握手。(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行开业仪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亚投行作为一个政府间性质的多边金融开发机构,不仅将为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将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动能。
亚投行的主要特性主要表现在专业性、多边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1、专业性。亚投行是一家侧重点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的专业性银行,与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侧重减贫的宗旨有所不同。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而现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这一紧迫需求。由于定位和业务重点不同,因此,亚投行与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不是竞争对立关系,二是合作互补关系。
2、多边性。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截至目前,其成员国(含地区)已经达到57个。其中亚洲的国家和地区37个、亚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20个。涵盖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目前尚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明有意加入亚投行,预计参加者很快就将增至70个左右。大有超越亚洲开发银行67个国家和地区的气势。
3、包容性。中国作为亚投行的发起者和第一大股东,从酝酿到筹备始终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原则,始终承诺遵循公开、透明、高效的标准,始终强调“平等待人,商量做事”的合作理念,否定“零和思维”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努力建造一个合作共赢的健康、高效、绿色的多边合作机制。亚投行不仅对内包容,对外也十分欢迎域外大国加入,并诚恳希望他们在治理结构、技术支持、规则制定、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帮助。
4.创新性。亚投行是用适合亚洲的方式来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创新特征。在组织机构上,不设立常驻董事会,而是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就重大事项讨论并决策,这种机构运作方式有利于避免出现官僚主义,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杜绝资源浪费。在员工配备上,面向全球公平、公开招聘,没有铁饭碗,对所有岗位实行合同制(含1年试用期),达标者可以续聘。在运营模式上,除运用政府资金外,还将采用引进民营、私人资本的PPP模式,使私人资本找到平台,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对接与联合,共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亚投行作为多边金融机构必将为地区及世界经济增添活力。
1、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多年以来,亚洲地区一直是世界经济中最充满活力的地区,在全球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与欧美相比,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并正在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亟待改善。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对资金需求量大、实施周期长、收入不确定等特点,私人资本很难大量投入。“亚投行”的成立,不仅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项资金,还将通过“杠杆作用”,提高亚欧等地区的资本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内全方位互联互通建设。亚、欧、非三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5.5%,该区域的经济活力无疑将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生机。
2、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补充。战后多次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仅靠现有国际经济组织来应对危机、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秩序是不够的。亚投行作为国际金融组织的重要补充,是东西方携手的新范例,将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对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等方面发挥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亚投行成员涉及亚欧非大四个大洲,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尤其是作为发展中国国家作为“主角”登场,这将打破战后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始终由发达国家俱乐部主导和控制的传统格局,有利于打破金融霸权,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体制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方向发展。
3、将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亚投行强调在一个开放式合作框架下不预设合作条件和门槛,不排斥和针对任何第三方,倡导向亚洲以及其他经济板块开放的合作方式,开创了新的全球金融治理理念,一个面向亚欧,甚至面向全球的金融治理新架构正在初步成形。
4、为促进亚洲金融一体化提供助力。 亚洲各经济体大都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边缘国家,同欧洲、北美等发达地区相比,现有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和区域金融机构不够完善,应对风险能力较弱。亚洲投行的建立,有利于增加亚洲国家合作的魅力和凝聚力,日本作为亚洲大国,最初并不看好亚投行,对参与亚投行有疑虑,但考虑到亚洲一体化进程的迫切需求,日本精英层已经有人主张日本应该加入亚投行的主张。可见亚投行将从金融领域为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动力,从而对改变当今世界三大板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滞后的传统格局。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姜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