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编如下:
在二次大战中战败的日本在极短的时间里从废墟里再次站了起来,成为近代亚洲的首个经济龙头。不久后,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韩国与新加坡这亚洲4条“小龙”也逐渐抬头,成为亚洲经济表现的佼佼者。再后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与菲律宾这4条亚洲“小虎”也开始咆哮,成为世界贸工体系的新成员。
然而自上世纪1990年代起,日本经济踏入滞涨(stagflation,即成长停滞、物价继续高企),一直延续了近四分之一世纪至今。之后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更把一众小龙小虎几乎皆打得人仰马翻。好几十年辛苦建立起来的经济成就,有者如泰国经济般一夜之间几乎化为乌有,有者如印度尼西亚经济般被瓜分得支离破碎,更有者如马来西亚般被金融风暴的后遗症折磨至今(其股市就至今未能爬升至1997年以前的水平)。
10年后的另一轮环球金融危机却是连欧美也未能得以幸免的。美国过于寄重于金融衍生品的华尔街主导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几乎濒临崩溃。即便是美国政府出手救市,其经济所受到的重创还是可观的。而欧洲个别金融松散、入不敷出的国家,如葡萄牙、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等,彼等的国名字母更是极为不光彩的被排列为“欧猪”各国,需要如德国等理财较为严谨的欧盟大国出手打救。
就在这哀鸿遍地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到东亚的另一条巨龙——中国大陆——赫然崛起。中国大陆自其改革开放以来,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几年前中国大陆经济整体规模业已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当下如采取购买力平价的标准来说,甚至有直追与超越美国之势。中国大陆近来所推动的亚洲基本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一带一路”的倡议,也再次奠定了中国在亚洲的领导风貌。
在短期内,看来亚洲,尤其是东亚各国,的确还需扛起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重担,但这吃力的角色还能持续多久,也是值得疑惑的。亚洲未必能从举世经济不振的大势里独善其身。在这环球经济千丝万缕的现代社会里,如此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在日本,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里的首两支,即财政刺激与货币宽松已然射出,但制度改革的决心仍然乏善可陈,整体经济成长当然也就未如人意。
而即便是时有可为的亚洲经济表现,其泡沫化程度也每为人所诟病。亚洲各国节节上升、持高不下的地产,未必是实体经济的最佳表率。而股市的愈炒愈高、当局的积极市场干涉,也未必是促进长远实体经济的最佳手段。另外,亚洲的所谓高速经济成长,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庞大的。
亚洲如认真踏实的贯彻一些切需的改革,其可见前景仍然是光明的。在经济领域,亚洲对于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是不亚于19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
亚洲各主要经济体在经济改革方面也应在反垄断法与公平竞争法的实施方面更为认真。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清楚告诉我们,经济活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于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竞争。一方面如某行业为单一或少数几个“寡头”企业所“包办”,那彼等无论在价格或质量都毋须要“造福”消费者。另一方面如某行业里虽商家众多,但大家皆以降低质量来“杀价”以“整死”竞争者,这也是应被制止的恶性竞争模式。亚洲各经济体在符合各国国情的前提下,须正视这些负面的商业举措。
如亚洲各主要经济体皆能认真改革各自的金融与经济运作体制,彼等方可从容的应对至少两项跨国的金融与经济挑战。第一项挑战是有关于所谓“热钱”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的肆虐。资本追逐最高利润,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无可厚非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推动现代市场运作的原动力。
然而热钱却把这一还算良性的资本循环往极端投机炒作的不归路上带去。热钱看来专向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或经济体系里窜,大量的外来资本把某个股市炒得翻天的高,左转右转数轮后迅速套利即行离场,留下一片当地股民的心头之痛。但受害国唯有在认真贯彻了如上述的改革后,方能理直气壮的对热钱来个迎头痛击。
另一项挑战恰恰来自于商家们创业的障碍降低。这一点从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里的风险投资基金的风行可见一斑。各种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经营的传销行业成为好一些年轻人的创业主流。不过不是每个网上小生意皆可发展成明日的亚马逊或阿里巴巴。我们当然不可忽视或阻止创业的意愿,但各国有关当局如何得以巧妙的引导与辅助这些较为虚拟的微小企业发展成得以生产经营的企业,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总括来说,亚洲经济在经过前后两轮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蹂躏后,固然元气大伤,但却也能很快的复元过来。然而重建起来的经济,其过热与泡沫化的神速,也令人担心会否重蹈以前的覆辙。唯有认真的金融系统改革,配以务实的经济生产力,方能让亚洲经济再次生龙活虎起来,引领世界经济的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