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水果现代物流中心,工作人员将包装好的猕猴桃运进冻库。受益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蒲江县朝阳湖镇的蒲江丑柑远销海外,当地许多农民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图/新华
互联网+清单责任制
一个西部省份的改革方法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邹辉 刘彦君 杨珺
2017年6月5日,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德阳广汉市农村调研。当天,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这座小城召开,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包产到户开始,广汉出现了全国首个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也出现了撤销人民公社后的首个乡镇。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任组长。
“成立三年多来开了35次会议,几乎平均一个月开一次,平均一次会议通过6个改革方案。足以见深化改革的重要程度,也足以见这一轮改革涉面之广、程度之深。”四川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不当改革观望者”
“一把手怎么看改革、怎么落实改革”,成为改革能否落实的关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改革。”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后1个月内,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先后四次公开活动均与改革有关。
2017年6月5日,王东明到德阳广汉市调研,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建议: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6日,王东明深入四川省部分国有企业了解国企改革情况,并在7日举行的“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牢固树立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的理念,亲力亲为抓改革,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6月15日,王东明出席“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暨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他在会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先行先试改革任务,逐一细化完善推进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期量进度,确保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和重大突破;6月16日,王东明出席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会议强调真抓实干首先要从改革破题、从改革抓起,通过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近几年,四川从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一系列改革理念与措施落到实处。很多的改变在四川发生,并形成样本经验推广到全国。
2017年,四川省进一步推进省领导直接抓专项改革方案落实制度,51个专项改革方案由省委班子成员直接负责。其中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尹力分别负责5个。
“干了三年的改革工作,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一把手不重视,改革干不成。只有领导职责化,深改组成员把改革作为自己的职责,同时部门职能化,固定分工落到个人头上,改革才能真正纳入规划,融入官员们的日常工作。”四川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卿感慨。
王东明对于改革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不当改革的观望者,不做改革的局外人。”
“互联网+改革”
根据四川省委深改办统计,中央深改组3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16个方案,需要四川对接的有182个。目前已全部纳入对接,对接仅用了半年时间。
“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不易,特别是涉及到体制机制上的难点痛点,涉及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篱。四川在过去的三年多,针对全面深化改革整体布局,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曾卿介绍说,四川省委深改办设立了落实改革方案的“双包制度”,对内设立9个专项小组,分别实时跟进9个领域的改革方案落实情况,对外对接所有省直部门与21个市州,督查改革推动进度,实现改革一盘棋。“这种跨部门跨层级的协作,对提升政府现代治理能力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另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2017年年初,四川省委深改办在20余天内,将上述工作机制与组织体系全部实现信息化,将所有方案与涉及人员搬到了网上,推出了“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并对已出台改革方案试行“月月督查”落实机制,形成了推动改革落实的有效机制和高压态势。
《中国新闻周刊》在四川省委改革办看到,信息平台上所有改革任务,被分解到全省60多个部门、市州,每一个具体改革事项都明确列出责任部门、联系人。只要轻点鼠标,每项具体改革事项的进度就会显现。
“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但纳入这一平台上的所有参与人员,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曾卿表示,有效地推动改革,实质上是一种依法而治的社会状态,是一种有序的链接,重塑结构,有利于让改革成果定型化。
从今年起,四川还选取一批重大改革方案,实行常态化的“月月督察”,每月到3至5个牵头负责的省直部门实地督察,对每一项具体改革事项完成情况作出评估,问题突出的要求整改。
截至目前,四川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确定的256项改革任务已完成102项,2017年底将累计完成200项以上,达到改革任务的80%以上。随着自贸试验区的落地,天府新区高端产业积聚,四川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内陆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本文首发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总第8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