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首座民办华人博物馆试营业:展现华人奋斗史
5月1日,由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中华大会堂”组织筹建的华人博物馆,在吉隆波迎来试营业,这是大马第一座民办华人博物馆。
据《星洲日报》报道,华人博物馆占地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耗资500万令吉(约950万人民币),收藏逾800件珍贵文物,以及历史资料、档案和照片,将展现华人在这片土地的奋斗。
此外,博物馆还首次推出了“微雕”作品,把历史场面、人物和生态,通过细腻、逼真的雕塑来呈现。
申请列入“大马纪录大全”
据了解,博物馆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大马纪录大全”,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民办华人博物馆。
博物馆共分为15个展区,采用时间序,展现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场景和文物,除了静态文物、图片和布景外,也有动态的宣导影片。
在不同的展区,可看到古旧的历史原貌,例如原味原汁的“德兴金铺”、“华昌”、“翠香楼”、“华美洋服”、“福章书店”等。
用新技术,扫描二维码获取史料
博物馆委员会主席吴德芳表示,多年奔波筹备,结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和心力,终于看到一个像样的博物馆落成,可以说是“集体结晶”。
他说,博物馆将突显600多年来,华人参与马来西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希望年轻人能多了解先贤作出的贡献。博物馆将定时更换展物和主题,让展览更丰富、多元和互动。
吴德芳介绍,博物馆的内部导览、讲解和说明,都采用了新技术。在每个展区,参观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阅读到相关历史资料。
海外华侨华人博物馆已达20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内外华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已有近50家,海外则有8个国家建立了20座华人博物馆。
与此同时,新的各类能体现华人历史的博物馆正在建立,例如:加拿大南京同乡会筹建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加拿大馆)”、慰安妇馆等。
海外的华人博物馆,往往设在华侨华人聚居区,以保存遗留史料文物等方式,珍藏并复原华侨华人不同寻常的经历和回忆。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华侨华人实现了从栉风沐雨、自强不息,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的华丽转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曾表示,博物馆的历史已超过2000年,其社会角色已转变为社会公众感知历史、体验文化的公共文化传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