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海嘉里在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去,值得信赖。”谈起侨资企业的社会责任,益海嘉里集团董事涂长明自豪地说。
近日,记者跟随“回眸侨商35周年”大型系列活动走进益海嘉里集团。此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网和中国侨网联合组织策划,邀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网、光明网、腾讯、新浪、网易、凤凰网、和讯网、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贸易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主流媒体的多位资深记者参与报道。
作为国内知名侨资企业,益海嘉里集团自成立之初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旗下拥有“金龙鱼”、“香满园”、“胡姬花”、“口福”等多个著名粮油品牌。据涂长明介绍,截至目前,益海嘉里集团在中国的总投资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现有职工2.8万人,在全国23个省、直辖市建立生产基地共计58个,子公司111家,主要涉足油脂油料加工、国产大豆精深加工、水稻循环经济、小麦加工、食品饮料、粮油科技研发等产业。
多年来,益海嘉里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着出色表现,集团自身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同样引人注目。
<iframe id="ac_im86_1807" name="ac_im86_1807" src="http://me.afp.chinanews.com/a.htm?pv=1&sp=1807,1,250,300,0,0,1,9"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 ></iframe> |
时间追溯到该集团成立之初,当时的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益海嘉里的创始人、新加坡知名华商郭鹤年及郭孔丰毅然决定把投资重点放在中国,开始了在华粮油市场领域的开拓,决心通过推动粮油产业发展,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
涂长明说,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现代化的食用油产业,也没有食用油市场和品牌。当时人们只能通过国营粮油店按照配额购买四级散油,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品种单一,卫生和质量状况得不到保证。
而1991年,从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油下线开始,益海嘉里集团把现代化的食用油加工产业、现代化的食用油产品、现代化的品牌运作理念带入了中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益海嘉里集团充当了中国粮油行业的技术、理念引领者,以及人才培养基地的角色。
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国内市场波动,食用油生产企业普遍面临成本倒挂的艰难境地,为了减少亏损,许多企业均减产甚至停产。益海嘉里集团则积极响应国家“稳定物价、保障供应”的号召,集团所有生产企业均满负荷生产,全力保障供应,稳定物价,是国内供货量最大的油脂企业。
“做企业,盈利是主要目的,赚钱是硬道理。但为了稳定国内粮油市场,益海嘉里选择了‘割肉’。”涂长明说,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里,益海嘉里就为此承担了20多亿元的损失。
益海嘉里集团消费品事业部总监、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波对此记忆犹新,他回忆起当时高层进行决策的情形,仍感慨万千。
“我们是上市公司,是要交业绩的。但是当时高层的态度很简单很直接,国家有这样的困难,我们作为一个侨资企业,义不容辞的要去承担这种责任。”陈波说,当时做这个决定,最大的出发点就是因为益海嘉里是华人企业,“不是来中国捞一把钱就要走的,是要长期在这里做生意。”在他看来,集团的高层领导一半是在做生意,一半也是在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
除此之外,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秦皇岛等8家营养健康体验馆入选为“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以生动活泼的科普短片、精彩纷呈的亲身体验、多种多样的实物展示,全方位开展面向孩子们的“爱粮节粮阳光行动”。金龙鱼还将与教育部、国家粮食局紧密合作,力争让全国百万中小学生走进基地,为面向中小学生的爱粮节粮教育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金龙鱼还启动了“透明工厂”行动,勇于开放工厂,邀请社会各届参观产品的生产环节,“零距离”监督金龙鱼生产过程。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和实际行动,履行作为中国粮油行业领导品牌对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树立行业品质标杆。
截至目前,益海嘉里集团在慈善公益方面累计捐赠和资助人民币2.7亿元,一些代表性的项目如:集团在15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市级行政区资助完成1562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投入资金共计1681.35万元,帮助一万多贫困患者重见光明;自2011年至今集团先后出资5000万元,在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设立的针对本科大学生的“益海嘉里奖学金”,益海嘉里集团在教育激励/援助、奖学金方面共计捐助6774.8万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