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墩印象(一):匠心独运 大红袍
来源:
迪拜新闻网
日期:2017-12-26 08:53:30
点击:8037
属于:龙行天下
2016年的初冬,北方树叶已经落光了一片萧瑟,而江南的武夷山依旧是阳光灿烂满目青翠。笔者一行五人从寒冷的北国来到了中国名茶大红袍的故乡,并拜访了著名的曹墩茶村。
武夷山长毅岩茶厂的彭总受村委会的委托热情接待了笔者一行。
曹墩历史悠久,是清代学者董天工的故里,唐代诗人杜本曾隐居二十多年之处。盛唐时,曹墩为施、曹、安、夏四大家族。至宋代市场繁荣,商贸发达。曾有“平川府”之称。因曹墩地处九曲上游,朱熹游完九曲忽见农田百顷,一马平川,百里繁华,两眼豁然开朗,惊叹不已,写下《九曲棹歌》“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因此“平川”曾为曹墩旧名。
曹墩村头有一座已有250余年的双重檐四方柱的石牌坊,牌坊上书“圣旨”两个大字,横批为“金石盟心”,旁联是“孝节兼全应凤诏,丝纶渥沛换龙章”。这座孝节牌坊是清乾隆癸已年间进士布政司理问彭家谦奉旨为其祖母衷氏守节四十个春秋而立的。衷氏系曹墩彭士炜的妻子,十九岁生下儿子彭朝璧不久丈夫就染病身亡,她矢志守寡,扶养幼子长大成家立业。孙子彭家谦更是争气,居然金榜题名官至布政司理问。彭家谦将祖母衷氏孝节兼优的品德操守上奏朝廷,乾隆皇帝很受感动,于是颁发圣旨建立牌坊予以表彰。
“如此悠久的历史沉淀构成了我们这里的工匠精神”彭长毅总经理说,“匠心,是诚信;匠心,是精准;匠心,是沉淀;匠心,是虚心,耐心,细心与执著; 匠心,是专业、专注、严谨与精确”
从茶树的管理,农药的喷洒,茶叶的采摘,直到一系列的制茶复杂工艺,他们一丝不苟的完成。因每年的温度,降水,日照不同,制茶工艺也会随之调整。而调整工艺就要完全靠制茶师傅多年积累的起来的经验,这便形成一门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技能。
茶文化遗产在曹墩茶村发扬光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茶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笔者一行跟随彭总参观了曹墩村后来到了他的制茶厂,茶乡自然少不了品茶了。玉龙谷水仙和两款马头岩肉桂两种名贵的大红袍是令人癫狂的,端起杯来,有轮旭日,有弯新月,有满天的星星浸泡在茶里。抿一口,咂咂嘴儿,满口的太阳味儿,月亮味儿,星星味儿!望着酽酽的汤液,看着冉冉升起的缕缕白气,仿佛走进了一个飘然的境界。轻啜一口,微微的苦涩满口,浓浓的清香满腮,步行参观村落的疲劳荡然无存,这就是大红袍的魅力!
千古文化名山武夷山,因其秉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大自然赋予的俭朴、清纯、和静的禀性,深得儒释道的喜爱,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寄托和理想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三家”同山、三花并蒂的独特文化构筑,而儒释道思想之精华,又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武夷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茶中蕴和,茶中寓静。“和、静”的禀性,正是儒释道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武夷岩茶从出世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儒释道文化有着不解的生命情缘。
自唐以来,直至今日,三教同山饮茶论道、感悟人生,共赞武夷茶,为武夷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一泓生命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