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最新出版发行的《海内与海外》2024年6月号,刊登了由福州市侨联、福州日报社采写的《郭丽:福州软木画传统技艺的“枯木逢春”》,讲述福州籍意大利归侨郭丽投身软木画传统技艺,守望初心,不断创新的感人事迹。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郭丽,福州罗源人,意大利归侨,18年前,本欲回国寻觅商机的她一眼痴迷上福州软木画,得知技艺濒危的消息后,毅然投身这个没“钱途”的行业,只为守望传统。在她的坚守和创新下,福州软木画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914年,一张来自欧洲的木质圣诞贺卡,被送到出访法国的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手中,他带回国内交给福州木雕名家。善于学习与创新的福州人受贺卡材料软木启发,结合中国传统的民间雕刻技艺和中国绘画意境,成功研创软木画,被誉为“榕城三绝”之一。
100多年后,因技艺精湛而传承式微,福州软木画技艺濒危,郭丽从欧洲回到家乡,一眼痴迷,从零起步,走上了拯救福州软木画传统技艺的艰难道路,成为软木画传承人。
以侨为桥。如今,她在三坊七巷创办的福州软木画馆已经成为福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越来越多创新的软木画作品走出福州,走向国际,曾经的“东方艺术珍品”正上演新的精彩。
福州软木画,又称木画,雕刻艺人以刀代笔,在进口栓树皮(俗称软木)上雕刻亭台楼阁、树木花草、小桥流水、回廊曲径以及人物鸟兽等各种题材,可谓“咫尺之间能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可辨千里之峻”。它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民间工艺品种,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独有的雕画结合工艺品,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称为“榕城三绝”“闽都工艺三宝”,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出生于福州市罗源县的郭丽从小喜欢画画,对软木画并不陌生。“小时候,乡亲们都代工制作软木画补贴家用,结婚、建房办庆典时,赴宴人把软木画当作伴手礼是挺有面子的行为。”郭丽说。
20岁时,郭丽只身从家乡远赴意大利威尼托大区美术学校学习。两年时间里,她发愤图强,克服了语言不通等诸多障碍,还半工半读,做过咖啡店店员、葡萄酒厂翻译等兼职工作。
在意大利一家葡萄酒厂做翻译时,郭丽了解到葡萄酒瓶塞的制作材料是软木时,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这不就是家乡做软木画的材料吗?是不是可以将它引入福州,再将家乡的软木画推广到欧洲?”一颗与软木画相关的种子在郭丽的心中埋下。
2005年,郭丽在罗维戈市主广场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综合性咖啡厅,苦心经营数载站稳脚跟。“为了节约成本,我就住在仓库,每天早上4点起来烤面包,一直忙到晚上12点,遇到圣诞节等特殊节日还会通宵。”郭丽说,因为用心经营,咖啡厅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很多人开车两个小时前来消费。
尼日利亚友人对福州软木画技艺赞不绝口
在意大利期间,能干、善良的郭丽给当地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她打工的第二家咖啡馆,老板夫妇给她额外的工资,每到暑期就打电话请她来帮忙。她自己开的咖啡馆,有一批铁杆的顾客,每周都要开车半小时过来坐坐,只为喝一杯郭丽亲自调制的酒。10多个没有子女的女士将她视为己出,每周必到咖啡店问候,以致她要回国时,老阿姨把她抱住久久不忍离去;她还成立了咖啡厅足球队,一度踢赢8个村……当然也闹过笑话,因为不了解国情,她免费送咖啡给当地困难群体喝,却因为没有打单受到当地税务部门的罚款。
尽管在意大利的发展很顺利,但在郭丽的心中,对于家乡和软木画的牵挂始终没有放下。
转变的机遇缘于一次返乡。2007年10月,郭丽带着两块欧洲的栓皮栎树皮,来到南后街一家软木画店推销,老板不在,她却一眼被店门口雕刻的场面和软木画的美感所吸引。“当时的想法就是做软木画生意,引进原材料,然后出口软木画成品。”郭丽说,摊位上的老师傅一边雕刻一边跟客人介绍软木画,由于她学过工艺美术,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住,第二天又专门跑过去看。
因为多看了这一眼,郭丽第二年回国时又辗转前往福州软木画的发源地西园村,进一步了解软木画技艺,却听到了软木画衰落的消息。老艺人们告诉她,因为工序繁复,费时费力收入还不高,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当时福州软木画从业师傅已经不到30人,且大部分已过花甲之年。
“软木画是我们福州人独创的‘奇画’,它如此精美,要是技艺失传就太可惜了!”重振老技艺的使命感在郭丽心中油然而生。
想要重振老技艺,首先要将老技艺学精学深。为此,郭丽决定拜师学艺。经人介绍,郭丽认识了第一任师父——福州软木画第三代传人、省级非遗传承人吴传福。首次见面,吴传福虽然感受到了郭丽的诚心,但是并没有松口收她为徒。
第二年,郭丽从意大利回到福州,又多次专程登门拜访。最终,70多岁的吴传福被郭丽的真诚打动,收下了这名女弟子。
后来,郭丽归国了,一边在三坊七巷开起了一家餐厅,同时做一些红酒贸易,一边到西园村学艺,切片、雕刻各种树木、制作亭台楼阁……无数次的反复练习,让她对这项技艺越来越痴迷。
在吴传福老师的指导下,郭丽尝试把软木画和水晶融合在一起。后来她自己又研究,利用现代工艺把软木画和树脂融合在一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软木画框架呈现形式,还解决了软木画怕水怕摔、不便携带、不易长期保存等技术问题。
继吴传福老师之后,郭丽又先后跟随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君锟老师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学宝老师学习。吴学宝老师是软木画创始人之一吴启棋之子,是第二代软木画传人,是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软木画国家级大师和国家级传承人,他的技艺精湛,技术全面,布景构思和雕刻亭台楼阁、树木园林都是浑然天成。被吴学宝老师收为关门弟子后,经他的潜心指点,郭丽的软木画技艺突飞猛进。多年的苦心钻研,郭丽顺利成为福州软木画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郭丽(中)指导学生制作软木画
以创新让老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近年来,郭丽探索将软木画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结合,推出融三者之美于一体的新作,还开发出一系列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灯饰、茶盘,以及轻量化、便携式设计的文创、伴手礼等,让软木画不断融入现代生活。
如今,她以创新理念创作的众多作品,屡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奖。2021年,她设计的软木画《松鹤延年》和《迎客松》被选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伴手礼,让国际友人爱不释手。
除了创作,她还担任福建商学院、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参加比赛和展销会,开展直播带货……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软木画文化,让福州软木画“枯木逢春”。
从意大利回国后的郭丽一边经营生意,一边学习创作软木画,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满足,一切都在向好发展。然而,因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她投资的餐厅和红酒贸易项目都失败了,前后损失了1000多万元。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郭丽仍百感交集:“无数个夜里我都辗转反侧。”
是继续出国赚钱打翻身仗,还是坚持走振兴福州软木画的艰难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郭丽选择了后者。在她看来,保护传承传统非遗技艺、推广闽都文化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但摆在她面前的,还有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被业内称为没“钱途”的软木画,原材料必须从西班牙、葡萄牙进口,成本高,一幅精品往往耗费许多心血,市场却“叫好不叫座”。不仅如此,三坊七巷寸土寸金,高额的租金压力一度压得郭丽喘不过气来,工人工资也发不出,她差点离开三坊七巷。
“从下定决心振兴软木画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条路艰难,但是没想到这么难,每天各种奔波,一度整夜失眠。家人都劝我放弃,有段时间我也在问自己这条路应不应该走下去。”郭丽说,关键时刻,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于软木画的支持让她看到了曙光。
2019年,软木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郭丽在三坊七巷的店里创办了福州软木画交流中心,聚集一批老手艺人推动软木画发展。
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由郭丽主理的软木画馆
软木画馆内精美纷呈、巧夺天工的作品
市民游客在福州软木画馆欣赏软木画
2021年7月,福州迎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福州文化遗产保护迈入新阶段。在市工信局等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鼓励下,郭丽抢抓机遇,投入资金重新装修场所,购入精美的软木画成品。同月15日,福州软木画馆正式揭牌,成为福州软木画推广的一扇窗口。
同年11月1日,《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施行,通过立法加强软木画技艺保护传承。
在市侨联的大力支持下,福州软木画馆2023年获得福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称号。同年2月2日,福州市侨界新春座谈会在此召开,30多名华侨华人对郭丽和福州软木画赞不绝口,表示要将软木画作为闽都文化的代表推广给广大的海外福州乡亲,作为家乡的记忆。不仅如此,作为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出访伴手礼,福州软木画重新走上国际舞台。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福州软木画市场已经出现起色,未来必将繁花似锦,芳馨远扬。”对于软木画的未来,郭丽信心满满。接下来,她还计划拍摄一些宣传片,出国参展,发挥归侨的身份优势加强文化交流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软木画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不少人因为福州软木画馆认识了软木画。位于三坊七巷北口的软木画馆里,参观的游客为数不少,摆件、挂件等各式各样的软木画成品十分惊艳,三山两塔、水榭戏台等福州元素被浓缩在方寸之间,山水楼城、亭台轩榭、复道回廊令人回味无穷。步入二楼手作区,软木画馆负责人郭丽正忙着教学生软木画技艺,墙壁上的福州市软木画展示交流中心格外显眼。
“‘雕’和‘画’相结合的福州软木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美,‘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等充满画面感的诗句,形容的就是它。”说起软木画,郭丽的眼里充满了光。
“如果时光倒流,你会选择重回意大利发展,还是回到家乡振兴软木画?”很多熟悉的朋友问郭丽,每次郭丽都给出了坚定地回答:“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软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