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重要活动之一---中华传统礼仪与国家形象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接待厅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对外联络局文化参赞,原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贾建新做论坛开幕致辞。清华大学教授、国际儒联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钱逊,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著名礼学研究专家彭林,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曹玮,清华美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的主任、中国服装史研究专家臧迎春分别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做“中华传统礼仪与国家形象传播”的专题演讲。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肖红缨主持论坛及展演环节,国家行政学院孙羽津主持专家嘉宾互动环节。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戴贵江先生等特邀嘉宾、专家学者,企事业社会组织代表、校友留学生、校内师生及媒体代表等15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图为部分重要嘉宾合影
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共同主办,邀请了中国礼学研究领域以及国家形象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中华传统礼仪与国家形象传播问题,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旨在发掘传统礼仪对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及重新审视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探索重建礼仪之邦的实践路径和方式方法,助力国家形象的提升。
贾建新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清华大学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和全球视野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礼仪,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钱逊先生阐发了传统礼仪的深刻意蕴和哲学价值,强调传统礼仪对于修身养性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作用。范红做“国家形象与文化礼仪”的专题演讲,她从自身研究生活经历入手做现身说法,对国家形象的定义内涵做多维度的阐释,强调人文、建筑、跨文化视角的国家形象传播,阐述了文化礼仪符号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
图为演讲嘉宾专题互动对话
彭林做“礼乐兼修与中华形象”专题发言,他系统阐述了中华传统礼仪的概念内涵。指出,所谓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社会的有序运作正需要这些理性化的规则。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发扬中国传统的文化理性,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是内心相谐和外在行为的统一。传统礼学文化是构建国家形象的最好内容,代表了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一面。他还强调,礼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古典礼学著作的研读和研究,强调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把它复原出来,及弄明白礼的内涵意义,对于礼的传播和社会重建的重要作用。
曹玮做“先秦时期的国家祭祀”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祭祀和祭祀物品在国家礼仪层面的重要内涵和践行方式方法,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和古代祭祀器物层面挖掘古代礼仪文化的当代意义。臧迎春作题为“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中国传统文人服饰研究”的主题演讲,对文人服饰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创新进行了系统梳理,强调了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论坛上还进行了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复原的“乡射礼”和“传统礼容”展演,并同步展出了先秦时期士族婚礼迎亲的复原马车。
图为乡射礼展
“乡射礼”展演展示了流行于先秦时期的州立学校中举行的乡射活动,展现了古代射礼中涵养心性,提升道德的君子活动。“中华传统礼容”展演展示了古代人们坐立行走、授受相见等行为活动的礼仪规范,展现了古人谦谦君子的文雅风范。
图为中华传统礼容展演
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致力于挖掘传统礼仪文化经典著作,从中挖掘线索复原传统礼仪,继而努力推动重建当代社会的日常礼仪,中心还通过经学经典研读,古代文字古代器物的考查和各地的实践考察,努力培养一批礼学青年人才。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是清华大学校级重点研究机构,主要依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发挥清华大学跨学科研究的资源优势,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建筑学院、美术学院六个学院共同建设。中心以建设成为国家形象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智库为目标,致力于为我国国家形象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切实有效的国际传播策略,我国国家形象软实力建设的思想创新、战略规划、策略建言、素质提升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部分与会人员现场合影
论坛在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