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青年研究学者、歌唱家、书法家王新燕女士
文字,是承载语言的图像或符号,是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显性标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她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如今,对进一步重视甲骨文的研究与传承赋予着新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使命,尤其是如何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历史性参与,青年学者又秉持何种心态去研究与传承,值得思考。
王新燕:甲骨文传承重在走进“三味心屋”
文/朱万明
“一片甲骨一片情,一个符号一颗心。承载千古传奇事,尘封古今悲欢情……”。一首《甲骨文密码》,歌唱家王新燕的倾情原唱颇具感染力。然而,这并非似她演唱的那首《中国微笑》几度梅开,恰如“冷门”甲骨文的奥秘,鲜为人知。
集“书法家”“歌唱家”于一身的具有“中华才女”之美誉的时代青年王新燕女士,在她身上,很难想到还背负着“甲骨文青年研究学者”的责任与使命,并且爱得是那么深沉与执着。近日,对她的专访,不在其早有耳闻的音乐、书法艺术领域,在于探究这位用实力和真情诠释生命的歌者,是如何以一位“青年人”的观点,解读着古老甲骨文的传承弘扬之道。
访谈时,王新燕对此以三个词作了概括并加以述析,即:信念,情怀,尊重。这也就是她形象表达的甲骨文传承要在“心屋”里珍藏“三味”,要切身走进被她称之为的“三味心屋”。
王新燕演唱原创歌曲《甲骨文密码》
信念——结缘甲骨文的原生根基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有科学体系的文字,有学者称之为是中国文字的鼻祖。清末翰林、金石学家王懿荣在1899年最早发现,迄今超过110年。百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甲骨文的搜集、整理、研究、探索乃至争论,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在已知的4000多个甲骨文字中,学者考释出并得到共识的有1000多个,对中国古文字和商周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在灿若星河的古文明中,对甲骨文的研究和传承格外任重而道远。
有老一代甲骨专家认为,青年人愿意投入到甲骨文的研究传承中去实在难能可贵,尤其是主动自发地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更是凤毛麟角。
王新燕自幼开启了她的书法和音乐之旅,造诣颇深。其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她涉及不少,并且是一位容易为“古文化”忧心伤感甚至容易为之热泪盈眶的人。了解她,总体感觉是:一位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静雅的践行者,而对其倾注甲骨文这个“冷门”,却不免大为惊叹,窥见一斑。
谈及王新燕的甲骨情缘,她说是因为经历了一件小事被深深“触动”了。她回忆说:“记得有一年,我和所在的一所高校同事姬克喜先生(后来也成为了我的甲骨文老师),一起去国家图书馆查阅几本关于甲骨文方面的书籍,我依照姬老师列好的书目找到这些书,一看著书作者,居然都是日本学者,我一下子懵了,当时就问姬老师,甲骨文源自中国,研究甲骨文的权威专家学者理应是我们中国人,怎么这几本书的作者都属日本?姬老师说,我正需了解的那几个问题恰恰就在这几本书里,只有日本学者编著的这几本书最权威。我越想越不是滋味。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有科学体系的文字,作为中国人,在那一刻,我热血沸腾,暗下决心,一定要去深入研究,做一员甲骨文传承弘扬的历史性参与者!就经历了这次触动,我萌生了这个信念,与甲骨文才真正开始结缘”。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系统性的文字,也是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甲骨学也成为了世界性学科。在王新燕看来,外国学者研究我们的甲骨文,也是值得尊敬和感动的,这件事之所以对她有深深的触动,根源还是在于她骨子里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结。
“后来,拜见了博导、甲骨学大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王宇信先生,他对我郑重地说,你可以研究甲骨文,但千万别丢了你的音乐!我想,一方面可能是对我在音乐艺术方面的赞赏和鼓励,另一方面或许隐喻着甲骨文研究之旅,注定是苦旅,缺乏非凡的毅力和高尚情怀的坚守,那是不会有所贡献和成就的。经历着这些年的研究过程,感到的确如此,但我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王新燕表现得是那么坚定执着。
王新燕说,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濒临灭绝的重要学问)和“冷门”学科,总需要一批青年人沉淀下来为之奉献,甲骨文记录了一定时期人类文明的来龙去脉和流转变迁,意义非凡。
她还认为,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学者来说,最初的结缘肯定都来自于某种触动,不管是兴趣方面的触动,还是历史责任感方面的触动,没有某种触动,就不会产生动力,勉强为之也难有成就,更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甲骨文专家学者。为传承弘扬我们的古文明,她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青年找到自己的“触动点”与甲骨文结缘,进而坚定信念投身到这门学科中来。
或许,正是因为她在“艺术圈”里又是一名“尚古”的学者,一种格外的古朴静雅品质才得以自然流露散发着。
王新燕演唱原创歌曲《中国微笑》
情怀——研究甲骨文的内在动力
“传薪甲骨文,有了某种触动而产生信念之后,还需要有充满感情的心境,也就是说需要情怀。”王新燕说,“什么是情怀?那就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无论是被学界誉为的‘甲骨文之父’王懿荣,还是后来的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也就是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这‘甲骨四堂’,他们的爱国情怀或者治学情怀昭昭然。只有具备这种情怀,才有研究甲骨文的动力”。
据资料介绍,清朝廷教育机构最高长官王懿荣,在清光绪25年(公元1899年),无意中看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这引起他的好奇,觉得很像古代文字。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药店达仁堂,以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可惜他还没来得及作深入研究,八国联军便逼近北京城,他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出走,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
对此,王新燕充满感慨:在晚清兵荒马乱的年代,王懿荣不忘远古文明的价值意义,满怀敬畏之心揭开了埋藏3000多年的甲骨文,不能不说他是具有情怀的人。从他最后的悲壮结局来看,面对我们的文明,面对自己的国度,体现出了何等的大气节、大情怀!她说:“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与现实距离是较远,但事关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有人研究,研究和传承的内在动力来自于高尚的情怀。安于心,静于身,不苟且,不为利,以超然的胸襟释放出源源不绝的动力,才能让甲骨文‘冷门’不冷,华夏文明世代相传,文化自信生生不息”。
“这种情怀没有文化背景之别,没有体制内外之分。正如现在的姬克喜老师,作为一位甲骨文民间研究学者,所取得的成就无不令人为之感动。不了解者,敬而远之。一旦看了他的甲骨文著作,敬意和感动油然而生。一位甲骨文权威专家在为他的著作作序,其中有这样的评价:看了他的几本著作,觉得他在普及甲骨文知识方面的工作做得颇为认真严肃,满纸透着清新,对我也颇有启示。如此几十年如一日地普及甲骨文知识和从事并热爱汉字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值得我学习,并理应受到学术界的支持和鼓励!” 王新燕谈起他这种情怀,眼里湿润了,“姬老师为了甲骨文,频繁往返于安阳和北京之间,每每见到他,总是那么简朴,又总是那么满足。有一次,我要带他去商场买一套新衣服,可他坚决不肯,说不愿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地方,也不需要。他坐下来讲甲骨文,一讲就是大半天,涓涓细流,浸润心脾。从他那里,切身体会到了研究甲骨文的内在动力在于高洁的情怀。真为他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致敬!”
“研究和传承甲骨文,情怀,是动力。但仅有情怀是不够的,还得充满敬畏和尊重。”王新燕说。
尊重——传承甲骨文的基本态度
从某种意义说,甲骨文是历史的呈现,是神圣的文明,庄严而不可亵渎,不容随意涂抹,不容故弄玄虚。然而,现实中存在“伪学者”假借创新发展为名随意造字,存在商人为了金钱利益进行伪刻,存在“书法家”笔走偏锋任性扭曲。凡此种种不良现象,都不利于甲骨文的有益传承。
在王新燕看来,研究和传承甲骨文,尊重殷商甲骨文本性,是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一种态度。她形象地这样描述着,每当看到一片甲骨,看到一个甲骨文字,就像在手心里捧着一个无比珍贵的小生命,要去穿越到3000多年前,觉得自己捧着的是沉甸甸的历史,捧着的是古老的文明智慧,生怕它被融化了被玷污了一样。爱,是一种情怀,尊重,是一种科学而理性的态度。对甲骨文的尊重,其实就是对殷商历史的尊重,是对古文字学的尊重,是对考古学者的尊重,是对100多年来投身甲骨文保护传承者辛酸历程的敬仰和尊重。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严峻的。历史并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甲骨文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揭秘历史、还原历史。王新燕说,不管是研究者,还是书法者,如果对甲骨文随意“打扮”,也相当于对历史的不尊重。说得严重点,不尊重历史,也就意味着背叛。
王新燕说,甲骨学大家王宇信老师教诲我们:让文物“活”起来,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让广大群众所感知,并成为精神生活的盛筵,这也是甲骨学者应担当的使命和责任。她进一步表示,“活”起来,并不等于在热闹中“乱”起来。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不容“转”。这种使命和责任,必须建立在尊重的基本态度之上。
谈到甲骨文考古学者以及他们的成就,王新燕感触颇深。她说,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甲骨文考古工作者,无论是他们辛酸的经历,还是取得的成就,都理应得到尊重。中国老一代考古工作者绝大部分成长在殷墟考古工地上,他们又培养出来了新一代。考古学家董作宾组织了对殷墟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直到1937年抗战前夕,共进行十五次发掘,获得有字甲骨两万多片。痛心的是,日军占领安阳期间,他们的学者在当地发掘甲骨及其他文物,并将其运往了日本。这对我国考古工作者来说,其悲愤程度可想而知。我们这一代,应了解前人求真知的精神和艰辛历程,对所取得考古成果和诸多著作理应由衷尊重。
“当然,尊重并不等于固步自封,更不等于迷信。我们不能止步于前人的成就,要以创新的智慧和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研究并传承。对待甲骨文研究已有的诸多著作,既要有敬畏的感性态度,又要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甲骨文研究传承的道路上,汲取前人的经验,尊重前人的成果,找准目标,坚定自己的独立之精神,去突破新的瓶颈,获得新的成就,甲骨文的文化基因就会代代相传。”王新燕掩不住内心的激动。
“割断历史,就等于割断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作为一个青年研究者,在甲骨文的传承苦旅上,必须领悟学习诸位前辈的成果精要和思想精华,保持自己这份热忱的甲骨情怀,严肃谨慎对待甲骨文的本真,以一颗敬畏之心去尊重,不管是在对待甲骨文字和那段历史的是这样,在对待我的甲骨文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是这样,时时提醒自己,不投其所需,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不入歧途,始终要清晰”。采访结束时,王新燕更像是喃喃自语,进入了她自己深邃的思想时空……
信念,情怀,尊重,这就是一位青年学者对待甲骨文这一古文明的态度。传火于薪,火种传续不绝。或许可以这样说,年轻一代对甲骨文的传承弘扬,倡真言,行正道,是希望,也是未来。
王新燕,字:新月;号:亦莲、圆蓉。女高音歌唱家,青年书法家,甲骨文研究青年学者。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国务院国宾礼艺术家。现为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中国汉字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甲骨文书法研究会会员、中国殷商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等。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系。
在书法艺术与古文字研究领域,王新燕自幼研习书法,逐渐形成雄浑、雅美、灵动、飘逸的独特艺术风格。同时研修甲骨文字与甲骨书法,融合美学、儒学、佛学、道学等思想意识,诠释与倡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已编著和参与编著书籍有:《甲骨文剪纸图解》《甲骨文图解》《甲骨文脉源简释》《简化汉字标准草书》《汉语字理》《甲骨文字帖》《甲骨文书法技法》等;拟编著和待出版的书籍有:《甲骨文考释综览》《甲骨文字理图解》《从象形文字到汉字艺画》《简草书书法技法》等。自2006年至今,以自己擅长的书法、歌唱、图片、讲解等多种形式积极投入到“爱我大中华 识读甲骨文”全国巡展活动中,旨在推广汉字字理教学。
在音乐艺术领域,王新燕多年学习研究声乐艺术并在多所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兼习美声、民族、通俗、戏曲多种唱法于一身,且与中国书法、国画、诗词歌赋等中华传统文化姊妹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映成趣,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次参加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日本东京音乐厅、法国南希国际音乐艺术节音乐会等各类演出及文化交流。获得北京市青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梦想中国全国歌手大赛民族一等奖、新疆军区文艺汇演声乐一等奖、全国音乐厅声乐大赛一等奖等。主要原创歌曲:《中国微笑》《亲亲扬州》《又见红旗渠》《不能没有你》《美丽的九江》《花开花落》《甲骨文密码》等100多首。
有评论认为,王新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关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创新的践行者。其文化艺术探求苦旅中的寂寞耕耘与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及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样一位既贤良淑德、温婉静雅,又胸怀大爱、志存高远的女子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真可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成长起来的新时代“中华才女”,可敬又可爱。
已编著出版的部分书籍
庐山音乐石刻——中国微笑(王新燕书)
凤舞三春日 燕归百姓家
甲骨文书法作品--燕归来
甲骨文书法作品--游于艺
甲骨文书法作品--月下渔舟
甲骨文书法作品--长乐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