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应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抵达中国进行访问。阿卜杜拉希扬也是近日继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土耳其五国外长访华后,第六位来到中国的中东国家外长。除此之外,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也于同期抵达中国进行首次访问。
此次中东外长密集访华,是继2021年3月王毅七天访问中东六国后,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又一轮密集互动。
“无论是海合会国家,还是土耳其、伊朗,都是中国的好朋友。中国同上述国家在各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各自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1日表示,“我们相信,中方同上述国家保持高层交往,将对深化中海、中土、中伊关系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也会对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作出有益贡献。”
“深化合作”是关键词
中东多国外长访华期间,“深化合作”频频成为会谈的关键词。据新华社报道,沙特、科威特、土耳其等国外长分别表示,愿意加强沙特“2030愿景”、科威特“2035国家愿景”、土耳其“中间走廊”计划等与“一带一路”对接。中国和中东多国在5G、大数据、电子商务、新能源等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合作。
此外,据外交部发布的信息,中方和海合会还一致同意尽快完成中海自贸协定谈判,一致同意尽快召开第四次中海战略对话,共同制定并签署今后三年战略对话行动计划,为双方合作注入新内容,拓展新领域。中国与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已持续多年,外界分析指出,若自贸协定谈判能签署协议,将具有重大意义。
中东多国外长相继访华之时,也恰逢恢复伊核协议的维也纳会谈举办期间。
在14日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的会谈中,王毅表示,伊核问题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美方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一手造成了目前的困难局面,理应承担主要责任,理应尽快纠正错误。中方将坚定支持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进程,继续建设性参与后续谈判,希望各方克服困难相向而行,坚持推进政治外交解决进程。阿卜杜拉希扬则表示,伊方致力于通过严肃谈判达成一揽子、稳定的保障协议,赞赏中方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愿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
王毅与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分别会谈时,双方都讨论了伊核问题。在与费萨尔会晤期间,王毅表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必须得到维护,同时也应照顾地区国家的正当合理安全关切。中方支持海湾地区国家设立多边对话平台,联合自强,把地区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方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会谈时,王毅还强调,中土作为战略伙伴,应致力于增进相互信任与相互支持。希望双方一是支持彼此维护好本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二是恪守互不干涉内政这一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三是不在国际场合参加针对对方的活动;四是在历史、民族等认知差异问题上,通过双边渠道加强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美国在中东影响力下降
中东多国外长为何密集访华?事实上,去年3月24到30日,王毅就曾密集出访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阿曼和巴林,此次中东多国外长接连访华,也被视作是一次友好的“回访”。
此外,中国与伊朗去年签署了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计划,伊朗外长此访期间,中伊双方共同宣布启动两国25年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并就此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同意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产能、科技、医疗卫生合作,拓展农渔业、网络安全、三方合作,深化教育、电影、人才培训等人文交流,打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无独有偶,1月24日,中东另一地区重要国家以色列也将与中国迎来建交30周年。在上个月进行的通话中,中以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以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深化双边关系发展,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从这种角度来看,现在呈现出中国与中东的四大民族——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土耳其民族和犹太民族的全方位外交,这可能是让外界比较关注的一个原因。”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2021年是中东地区大国之间矛盾走向缓和的一年。在断绝外交关系5年和长达42年的冷战之后,沙特与伊朗开始走向接触与和解,至今已进行多轮对话。与此同时,因卡舒吉遇害事件而坠入冰点的土耳其与沙特关系也开始回暖,土外长近年来首次访问沙特,两国元首也多次通电话。
刘中民认为,虽然地区大国之间出现关系缓和的迹象,但各方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够同时与土耳其、沙特和伊朗三大地区大国,以及同样重要的地区国家以色列进行互动,这一点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重视。
外界关注的另一重点是,六国外长同期访华的另一个背景在于,美国在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发生变化。
“从国际层面,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未来可能也要从伊拉克撤军,无论是选择主动退出,还是力不从心,总体来说都是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国家与中国全方位的交往自然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刘中民指出。
“外界也有猜测,认为美国最近一段时间确实增强了对中东国家的压力,在包括新疆问题、5G领域和‘一带一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中国的一些重大利益问题上,美国可能会为他们与中国的合作制造障碍。”刘中民表示,“但另一方面,中东现在在经济上日益依靠中国,但是安全上依然处在美国的影响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的压力,但还是试图处理好在中美之间的关系。”
更加积极有作为的中国中东外交
有学者评论认为,2021年堪称中国的“中东外交年”。在这一年中,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3次出访中东,先后到访10个中东国家,也彰显出中国对发展同中东国家关系的高度重视。
刘中民认为,中国与中东的外交大概可划分为几个时期:50年代的万隆会议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中东外交政策主要是支持中东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尤其是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这一阶段中国更多的是与中东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经贸往来,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主要是在多边舞台上表达自己的主张。
进入21世纪到十八大召开之前,中国对中东问题主要是一种建设性的介入——2002年设立中东问题特使,2004年创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代表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集体合作开始增强;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随着阿拉伯国家开始与以色列改善关系,中国也开始注重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相对平衡。
“十八大以来,中国对中东外交体现出一种更加积极有所作为的态势,但‘积极有所作为’并不意味着是去挑战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刘中民说道,“在这一阶段也恰恰发生了‘阿拉伯之春’,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尊重地区国家选择,另一方面也反对外部的武力干预。”
2021年3月,王毅外长在沙特利雅得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五点倡议”:一是倡导相互尊重;二是坚持公平正义;三是实现核不扩散;四是共建集体安全;五是加快发展合作。
“新冠疫情以来,无论是最初中东国家对中国予以的支持,还是后来中国对中东在疫苗等领域的援助,双方都进一步加强了合作。”刘中民表示。
正如王毅去年3月结束访问中东六国后接受外媒采访时所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和中东国家携手抗疫,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升华了中国人民同中东人民的友谊,加深了相互信任,开拓了合作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