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3日电(袁晶 耿丹丹)“‘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发展之路,不是单个国家受益,而是大家受益。这就叫‘命运共同体’”。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绍先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到。
李绍先说,“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之后,到现在历经4年,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的阶段。“如果说在峰会之前,‘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大宣传、大推介,那么峰会之后,‘一带一路’倡议就进入了落实的阶段。”
李绍先透露,“一带一路”在中东国家的推进,也有一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从最初的不了解、甚至是消极的应对。现在,“一带一路”逐渐被中东国家所理解,并受到欢迎。
李绍先说,中东国家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互补性。比如中国缺乏能源,可以从中东国家进口石油;相反,中东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需要“再工业化”,中国现有的工业化水平是中东国家需要的。此外,中国的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是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中很有潜力的部分。
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亦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中东国家所强调的发展方向很多与中国开展对外合作需要相吻合。但由于中东地区多数国家基础设施有欠缺,局势不稳定,由潜力变成现实,还要解决很多问题和挑战。
“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并没有太多时间耽搁和思考,必须马上行动。”杨光透露,比如随着一些非石油输出国能源的增长,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产能合作上更加突出。中东很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但是如果再过10年或者20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会转移到比中东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杨光认为,即便是从中国和中东国家加强合作来看,新疆也有很多好的发展潜力。“很多专家提出的未来加强中国、中东地区互联互通的设想,设计的路径都要经过新疆,比如伊朗,其石油通过陆路铺设管道经过新疆输送到中国,修建中国到中东地区的高铁,也要经过新疆。“‘一带一路’倡议一定会给新疆带来更多的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