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园区内记录有野生维管植物3653种,记录有陆栖脊椎动物540种,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海南三大江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的发源地,是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
海南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亚东表示,海南省举全省之力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开展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显著成效。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种群已增至5群36只;三年来已发现28个野生动植物新种。社区群众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一是实行扁平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管理实现了统一规范高效。成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分局,将原有20个自然保护地整合成7个分局。
二是创新国家公园执法派驻双重管理体制。增设执法监督处,园区内42项林业行政处罚事项经省政府决定由海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及其直属分局行使,其它行政执法实行属地综合行政执法,执法工作步入正轨。
三是建立国家公园支撑保障体系。颁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制定实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完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建立社区协调管理机制;组建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建立科研合作国际平台,建立起多学科、多层次的全球智库;推进智慧国家公园建设,建成省级智慧管理中心、智慧雨林大数据中心平台,建立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
四是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有序开展矿业权、小水电退出,人工林处置和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创新开展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和生态生产生活“三生互促”的路径。
五是率先在中国国家公园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工作。发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19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2045.13亿元。
六是积极传播国家公园理念,培育国家公园文化。成立首批10个自然教育学校,策划开展为期5年的“雨林与您”大型公益活动等。
据周亚东介绍,海南省还于2020年3月启动了“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工作。目前,海南省申报世界“双遗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1月19日“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申报项目正式报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还有两大法宝,一是护林员;二是“电子围栏”, 实现管护“智慧化”。
护林员都是雨林周边的村民,在成为护林员之前,是农民、猎人、伐木者。工作中不止于穿山越林防盗防火,还勤于学习,逐渐成了雨林里的“土专家”。
“这是赤红山椒鸟、这是黑喉噪鹛、前面那个叫声是黑眉拟啄木鸟……”在密林里,护林员王成凯仅凭鸟鸣,就能说出各种鸟的名字,“鹦哥岭监测到的鸟类有250多种,我听声音大概能分辨一百来种。”
“很多动植物以前只知道黎话怎么说,通过学习,知道了学名和相关知识,让我越来越着迷”,王成凯说,植物、鸟类、菌类、鱼类……每位护林员都有自己擅长或希望学习的领域,“雨林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只有充分认识,才能更好保护。”
实现智慧化管理,是由架设在国家公园内的51个卡口监控,在霸王岭片区核心区内还分布着320台红外线热感应触发相机。2021年霸王岭片区还增加了19台新型实时监测摄像头。”除了在国家公园内布设的“天眼”,在片区的部分关键点位,还铺设了振动光纤和传感器,振动光纤可根据动物与人类行走时与地面产生振动频率的不同,精准揪出入侵者的位置。目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智慧雨林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海南热带雨林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已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