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最干、最低、最甜”,这是人们对吐鲁番的形象描述,概括了吐鲁番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四最”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呢?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其地形特点是两山夹一盆,即博格达山和库鲁克塔格山南北夹峙,中间是吐鲁番盆地。四周环山,北高南低,西宽东窄。
“最热”,指的是气温很高。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5℃到37℃之间,而火焰山极端最高气温达49.6℃,地表温度更是超过70℃,人们形容这里“沙窝里能烤熟鸡蛋,石板上能烙大饼”。
“最干”,指的是降水量最小。年平均降水量为16.6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
“最低”,指的是吐鲁番盆地的低洼地——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31米。
“最甜”,指的是吐鲁番生长的瓜果最甜。尤以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最出名,其肉脆汁多,含糖量高达25%,美国加州的专家专门考证出其葡萄含糖量为世界第一。
在中国侨联指导,新疆自治区委宣传部、新疆侨联共同主办的,由来自美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加拿大、尼日利亚、缅甸、德国、阿联酋、澳门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家海外主流华文媒体及涉侨中央媒体组成的“追梦中华·大美新疆”媒体采风团走进吐鲁番,感受她的神奇。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桑椹,六月有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是载于小学生语文课本里的文章《葡萄沟》的一段,由于这篇文章让吐鲁番的葡萄沟成为了内地人向往的仙境。
葡萄沟是吐鲁番葡萄的盛产地,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两侧葡萄藤蔓层层叠叠,密密实实、郁郁葱葱的叶子下,一串串色彩不一的小葡萄挂满了藤架。葡萄架下,姑娘和小伙们身着绚丽的维吾尔族服饰,跳起欢乐的舞蹈,拿着相机拍摄的采访团成员们也情不自禁加入其中,学着每一个动作,裙子舞动起来,跟着欢呼起来。
在葡萄沟内除了感受到神奇的火焰山绿洲、品尝葡萄等美食外,这里还集合了新疆各地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彩鞠技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新疆面人技艺、维吾尔族枝条编织技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刺绣技艺、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等数十项各具特色、融汇古今的技艺,显示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特征,为了解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丝绸之路对新疆文化艺术发展和流变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也让游人大开眼界。
吐鲁番的“绿”来源于“坎儿井”,新疆各族人民创造的水利奇迹。正是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合力,不断的共同付出,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一片绿色的吐鲁番。
“吐鲁番盆地有水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的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建设坎儿井需要在高山寻找水源,然后从地面由高至底打下井口,在地下开通一条暗渠,让地下水自然地流到暗渠形成地下河,地下河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同时地面上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打一些竖井方便取水, 这样保证了地下水不会因炎热及狂风而被蒸发或污染,流量极为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最后涝坝将水蓄起以供人使用。坎儿井的修建短则三五年,长则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断付出,才能为后人留下这宝贵的财富。” 新疆自治区坎尔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吾甫尔·努尔丁告诉记者。
吐鲁番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文化积淀深厚,遗存的故城、石窟寺、烽燧、墓葬、岩画等,折射出古代西域的璀璨光华。交河故城的厚重、葡萄沟的幽静、坎儿井的清凉……令采访团成员们沉醉,在深入领略吐鲁番的历史遗存、魅力民俗和自然风貌时,他们感慨道,处处都展现着多元文化魅力,能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迪拜新闻网副总编辑杨志宏对吐鲁番各族人民共同创建的人间奇迹表示惊叹,“海外华文媒体作为海外华人的重要媒介,愿用镜头记录新疆的大美,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奇的土地,用独有的笔触把新疆故事讲给世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