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江苏如东县大豫镇一门闸村鲜花加工房里,村民们正忙着将一朵朵烘干定型后的金丝皇菊分装打包。“我们的犇菊牌皇菊通过线上、线下推广相结合的方式销售,预计今年能为村里带来近40万元的收入。”一门闸村党总支书记黄浩新说,色泽明艳的小菊花不仅扮靓了乡村、壮大了集体经济,更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村民正在采摘金丝皇菊。(朱南州 摄)
一门闸村的金丝皇菊主要用于制作茶饮,采摘后,经过消毒、杀菌、烘干、精选等流程,才能对外销售。“鲜花需要及时进入烘房烘制,以保证色泽鲜艳、口感醇厚,从而使品质更优。”黄浩新说,目前,村里12台烘干设备正马力全开,24小时不间断作业,“每批鲜花都要历经60小时、38℃—60℃的烘烤,才能变为成品干花。一亩地鲜花大约能加工成150至160斤干花。”
为何想起种植金丝皇菊?黄浩新说,这还得从2017年说起。
当年,大豫镇组织一门闸村、徐征村工作人员到无锡市锡山区山联村学习金丝皇菊产业。实地考察后,黄浩新觉得大有可为,回来便落实土地流转,并邀请山联村皇菊种植专家现场指导。
“2017年试种了10亩,我们发现这里的气候、土质都很适合金丝皇菊的生长,后来就逐年扩大种植规模。”黄浩新介绍,在实施规模化扩张的同时,村“两委”也在积极探索更为经济实惠的种植方法。“刚开始,花苗全靠买,每朵价格在2.5元左右,数十亩种下来,投入巨大。后来我们到无锡、江西、安徽等地去学习扦插法,现在的花苗全部由我们自己扦插,自己培育。”
整合资源、流转土地种植金丝皇菊,一方面让村民闲置的土地变成了优质资源,实现了就近就业;另一方面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经过7年多的发展,一门闸村现已形成了从金丝皇菊育苗到深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为了更好开拓市场,2020年,村里还为金丝皇菊注册了商标“犇菊”,让金丝皇菊有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年,我们在村部建了一个电商直播间,打算到田间地头、烘干中心等地进行现场直播,让消费者亲眼看到菊花采摘、烘干等制作工艺流程,放心购买。”黄浩新说,同时,村里还将立足菊花资源,大力发展观赏、采摘等“赏花经济”,延长菊花产业链,实现接二连三,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文/陆建国 王军 徐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