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走出去”的重点产业,尤其是东盟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发展前景广阔。
东盟成“一带一路”投资重点
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存量增长较快,是“一带一路”的重点投资区域。2016年,中国对东盟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715.5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77倍,高于中国对世界直接投资存量增速153个百分点,高于中国对亚洲直接投资存量增速158个百分点,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例为55.2%,占对亚洲直接投资存量的7.9%,占中国对世界直接投资存量的5.3%。2017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存量为883.6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3.5%。对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投资增速加快,2017年投资存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65.9%、24.0%、39.7%,对文莱的投资突飞猛进,从2016年的2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8.8亿美元,增加了13倍。
投资领域主要为服务业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服务业为主导,占比达到50%以上。2017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存量,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为121.6亿美元和117.6亿美元,比重分别为13.8%和13.3%,居第二和第三。建筑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投资存量分别为62.2亿美元、42.7亿美元、29.9亿美元、22.1亿美元,比重为3%~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投资存量分别为9.9亿美元、6.6亿美元和6.6亿美元。
中国对东盟服务业直接投资增速快,发展潜力巨大。教育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服务行业投资速度非常快,2017年比2016年分别增加72.5%、64.2%和49.3%。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速也达到30%以上,分别为38.1%、37.8%和3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增速分别达到29.9%、21.3%和1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存量增速也都达到了10%左右。
投资目的地相对集中
中国对东盟各国服务业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国,分布相对集中。2017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对新加坡直接投资占对东盟投资的比重为75.8%,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四国分别占8%、6%、3%和2%。批发和零售业主要集中在新加坡、越南、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对四国的投资存量占比分别为69.7%、10.9%、7.8%和3.5%。建筑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投资存量占比分别为21.5%、19.4%、13.2%、13.1%。金融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三国占比分别为50.0%、23.4%和1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越南和老挝,三国所占比重分别为52.7%、19.9%和11.6%。房地产业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和越南,四国占比分别为46.2%、19.8%、11.9%和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文莱、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四国占比分别为53.2%、14.3%、14.0%和11.2%。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主要分布在老挝、新加坡和越南,三国占比分别为49.4%、29.4%和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柬埔寨和文莱,三国占比分别为54.0%、21.3%和11.0%。住宿和餐饮业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和柬埔寨,三国占比分别为52.9%、21.1%和1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主要分布在柬埔寨、新加坡和越南,三国占比分别为37.0%、25.1%和23.5%。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中国重视“一带一路”投资平台搭建,促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为产业合作、项目落地等提供载体,为入驻企业提供政务、投资、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与成本。合作区主要位于东南亚、中东欧及中亚国家,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越南投资兴建的合作区数量位列前四位。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蓬勃发展,形成当地经济增长新高地。其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正式入驻,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资申请、登记注册、报关、商检、核发原产地证明等服务;以优惠的价格租赁或出售土地及标准厂房。
中国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投资便利化,与东盟各国达成多项合作举措,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2014年,商务部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简化对外投资行政审批程序。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5大方面取得了76项成果,与东盟签署多项合作文件,将有效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中国开放发展空间,为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作者系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