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 章维嘉
在中国抗战史上,南侨机工是一群为了祖国连命都不要的英雄。
昆明南侨机工纪念碑前媒体人拜谒
抗战期间,滇缅公路是中国唯一的陆上物资生命线。由于当时国内缺乏汽车驾驶人员,1939年,以陈嘉庚为首的南侨总会号召华侨青年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回国服务。对此,陈嘉庚先生在《南洋回忆录》中有这样的叙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洋华侨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1937年‘七七’事变后,更是如此。为报效祖国,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热血华侨青年通过各种途径回国参战,专门人才回国服务,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陆各地……而闻名遐迩的‘南洋华侨机工’就是其有力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宏州南侨机工纪念碑
公告得到了3192名爱国华侨青年的积极响应,其中有司机、工人,也有工程师、大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在中国生活过,只是为了报效概念中的祖国就毅然放弃了喝咖啡、吃面包的生活,投入到抗战的硝烟中。
回国后,他们组成了二战中最大的运输车队,抢运物资。1939年至1942年间,南侨机工成功抢运了50多万吨军需物资和15000多辆汽车,占当时国际援华物资总量的90%以上。而1000余名南侨机工牺牲在滇缅路上,没有一个逃兵。1942年5月滇缅公路因日军的轰炸而中断后,“南侨机工”仍在中美开辟的“驼峰航线”中担负接转运输中国战场所需各种军用物资的任务。不仅如此,“南侨机工”还承担运输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重大任务,并以其懂英语和马来语的优势,为中国远征军和美国驻中国的军事机关提供服务。
第9批回国南侨机工张智源之子张云鹏
“我父亲和3200多名南侨机工战友,肩负着800万南洋华侨的重托,他们是一支爱国宗旨明确,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爱国志愿军,是一支视死如归‘运输救国’的抗日部队。”在昆明西山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中,采访团一行有幸遇到第9批回国南侨机工张智源之子张云鹏。
南侨机工驾驶的运输车
张云鹏说,父亲20多岁接手家族在马来西亚的生意。1939年,华侨领袖陈嘉庚领导下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6号通告”,父亲响应号召,将家族生意交还给奶奶,“留下我的母亲和姐姐们,决然回国抗战”。
“我曾经不太能理解父亲,后来看到一封叔公张金炳寄给父亲的家书,上面写道:为民族谋解放,跃万里赴司机,这才体味到什么是赤子之心。”张云鹏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说:“《抗倭寇侨工洒热血,报中华赤子表丹心》,这是我父亲留下的唯一一篇回忆录的标题,也体现着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初心。”说到动情处,张云鹏几度哽咽,也让在场的华文媒体记者们再次为南侨机工的家国情怀所动容。
“那个时候,战火根本未波及东南亚,但这些20来岁的热血青年义无反顾,有人瞒着家人偷偷回到中国,有人给自己改名‘铁魂’,有人甚至女扮男装,开着笨重的大卡车运送物资。”德国侨报编辑部主任刘畅感慨到,南侨机工们真是太伟大了。这次跟着中国侨联重走滇缅路、寻访嘉庚先生足迹,收获满满。
“今年正值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重走滇缅路是对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的有力实践。”尼日利亚西非统一商报副社长王淑华告诉记者,“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他们放弃安稳的侨居生活,为抗日战争义无反顾,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爱国精神构成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先驱者与引导者。”王淑华表示,她将把南侨机工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讲给在非华侨华人听,呼吁大家传承南侨机工的爱国精神,为推动祖(籍)国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在昆明侨光小学,参观侨光小学校史馆和南侨机工英雄墙,听小学生的讲解,大家深感这就是嘉庚精神代代相传的最佳具象化。1942年,惠通桥被炸,很多南侨机工回到昆明后不得不流离失所。为了不使华侨儿童流浪街头,由陈嘉庚先生倡导,南侨机工白清泉、候西反等爱国华侨在昆明福建会馆筹建侨光小学。1943年,侨光小学在战火中诞生。建校以来,侨光小学始终发扬爱国华侨爱国、进步、进取的精神,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遍布海内外,其中不乏知名的企业家、学者、专家,在不同的地域和岗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采访团成员、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谈道:“这么多青少年关注历史,我看到了传承嘉庚精神的接力棒在一代一代的传递着,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媒体平台把陈嘉庚先生的故事、南侨机工的故事说给世界听。”
今年是爱国侨领陈嘉庚诞辰150周年和南侨机工群体回国抗战85周年。日前,,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走进南侨机工昆明纪念馆,德宏瑞丽南侨机工抗日纪念公园,听机工后人讲述当年的故事,感受在中国抗战史和华侨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幕。新加坡、阿联酋、缅甸、柬埔寨、印尼、美国、加拿大、德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海外华文媒体和4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参加此次活动。